自然资源分类的学理解析与体系重构

2023-08-01 11:07:45

导  读
 
自然资源分类是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自然资源分类标准不一,内容指标存在交叉重叠现象。文章在分析当前自然资源分类问题及其学理实践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思想指导,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理论指导,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拓展自然资源分类的学理框架,构建了自然资源“5+2”分类体系,并得出自然资源分类相关启示。
本文引用信息
 
葛建平,王艺博,张洪涛,周进生.自然资源分类的学理解析与体系重构[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3,36(6):4-13.
 
 
 
 
 
 
 
 
章节目录
 
CONTENTS
 
0 引言
 
1 自然资源内涵的演变及当前管理需求的变化
 
2 当前自然资源的学理分类及其存在的问题
 
3 自然资源分类的学理依据与学理框架
 
4 自然资源分类的体系构建
 
5 结论与启示
 
 
 
 
 
 
0 引言
 
为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组建了自然资源部,并明确自然资源部要履行“建立统一规范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制度”的职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提出,要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统一自然资源分类标准,依法组织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但是,从目前的实践经验来看,我国自然资源分类存在概念不统一、内容指标交叉重叠现象。
各个管理部门的管理目标、管理标准不同,致使多种自然资源分类体系产生和并存,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另外,因多部门参与,自然资源管理的主体责任也存在划分不清的问题,例如草原、林业等自然资源是由原国土资源部、原农业部、原国家林业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个部门交叉管理。各部门间的决策缺乏统筹与协调,甚至存在利益分歧,阻碍了自然资源的有效管理。
 
自然资源部的组建,加快了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标志着自然资源统一管理进入了新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着手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新时代自然资源领域的生态文明高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明确提出了要系统强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要求。这些都突出了自然资源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和解决难题的迫切性。
 
本研究在总结现有自然资源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从学理的角度提出自然资源分类框架与体系,以期助力系统完善自然资源分类的理论基础,为实现国家自然资源管理现代化,提升自然资源治理水平提供学理参考。
 
 
 
1 自然资源内涵的
演变及当前管理需求的变化
1.1 自然资源内涵的演变
自然资源既是人类生存的物质保障,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人类认知水平的提升,自然资源的科学定义也不断推陈出新、踵事增华。已有学者对自然资源的定义进行了整理和汇总(表1)。随着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力度加大,自然资源的内涵也逐渐由模糊变得清晰,从能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一切环境或物质,演变为自然界中人类所能利用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物质、能量与空间。
 
1.2 当前自然资源管理需求的变化
 
在成立自然资源部之前,我国自然资源管理采用多部门分属管理的方式。这一方式忽视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割裂了各个自然要素的相互联系。此外,各个管理部门为了各自的经济效益,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全局,也导致了种种“公地悲剧”现象的产生。
 
为进一步强化自然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2018年初,国务院在原自然资源行政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整合了原七部委的相关职能部门,组建了自然资源部。这标志着我国自然资源管理进入了新阶段。
 
在新时代,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都对自然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党中央对自然资源管理作出了明确指示,要求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体系,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的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等。以往各个管理部门仅考虑自身的职责和利益,而在新的自然资源管理体制下,需要整体考虑自然资源发展的系统性、可持续性及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
 
自然资源管理的前提是认识自然资源的整体性。这需要管理者在摒弃以往各部门分散管理带来的矛盾与冲突的基础上,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自然资源要素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分类标准体系,以提升国家、区域间自然资源管理的效率。自然资源管理的重点是在了解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在不牺牲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以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
 
因此,随着自然资源管理内容与服务对象的进一步扩大,当前自然资源管理不仅需要对技术和方法不断创新,还需要管理者思想的升级。只有从学理上重新审视自然资源的相关理论,才能为自然资源管理的转型升级提供学理依据,才能不断促进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现代化。
 
 
 
2 当前自然资源的
学理分类及其存在的问题
2.1 自然资源的学理分类标准
自然资源分类是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前提,科学合理的分类有助于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与评价研究工作,进而提升国家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目前自然资源的学理分类主要基于自然资源的属性、分布及其规律,尚无统一的自然资源学理分类标准。表2展示了具有代表性的自然资源的学理分类标准。
 
2.2 自然资源的学理分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学者们各抒己见,对当代自然资源的学理分类进行了探讨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分类理念的系统性有待加强。自然资源不仅体现为单一资源属性、分布特征和功能,更体现为多种资源互存互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现有的分类理念多着眼于单一资源,忽视了不同资源间的互存互动机制,割裂了多种资源间的共生关系。比如,乔木、灌木等植物和多种多样的动物、微生物均属于生物资源,从单一资源来看,植物能够利用阳光将二氧化碳、水和矿物质营养元素合成有机物建造自身,动物能够利用氧气生产二氧化碳、水等物质,但同时,植物和动物间又是相互依存关系,具有生物多样性功能,实现能量、物质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自然资源分类不能仅关注单一资源,应从系统角度开展分类学理研究。海洋作为占地球表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由于基质不同,与陆地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明显差异。海洋生态系统是以水为基质,而陆地生态系统以陆地土壤或母质为基质。因此,从系统论视角看,海洋应区别于陆地,独立为一个分类单元进行分类。
 
第二,分类资源的完整性有待提升。自然资源是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因此,自然资源类型是随着时间、技术和人类认知水平变化而变化的。传统的学理分类多基于形态学、物理和化学性质等依据,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但无法完整反映自然资源在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多重属性和复杂性。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人类可开发利用、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类型正在不断扩展,例如,地下空间资源。地下空间是由岩、土、水、气等构成的实体地质结构空间,在一定的技术和地质水文条件下,人类可以通过占有、使用来满足自身生存和生产需求。然而,现有的学理分类尚未将空间资源纳入其中,学理分类的动态性、完整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三,分类导向的生态价值未能充分显现。自然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与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紧密的联系。传统的学理分类依据暗含了一个假设,即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受生态环境的约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间不存在冲突。然而,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扰动,过度开发行为引发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超过生态环境承载力阈值,致使生态功能下降,影响了人类生存和发展。同时,传统的学理分类强调了经济价值,但忽视了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例如,土地资源的学理分类未将自然生态用地单独分类,而是将生态用地并入农用土地等非建设用地类别里。该类土地被开发或转作他用不需要审批,自然生态用地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将林地并类于农用地,没有区分经济林与生态林,导致林地的生态功能没有得到体现。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自然资源分类应进一步纳入生态价值。
 
 
 
3 自然资源分类的
 
学理依据与学理框架
 
3.1 自然资源分类的学理基础
自然资源分类的学理基础,深刻揭示了自然资源管理蕴含的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逻辑。进一步整合和拓深自然资源分类的学理基础,有利于解决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难题,是我国推进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然资源管理的布局中,理论建设是其中的关键部分,而健全学理基础具有联动效应,对推动自然资源各要素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1.1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并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蕴含着人与自然是有机整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系统治理生态环境等内容。大自然是一切生物的源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人与自然无法分离,必须和谐共生。同时,要兼顾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要树立系统观念,遵循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实现加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保障生态均衡发展的目标。
 
自然资源除自然属性外,本身也是一种社会资本,并对社会发展起基础性作用。从马克思资本论出发,自然资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生活资源,如水、土壤、空气等;二是劳动资源,如森林、煤炭、矿物等。自然资源既是一种社会财富,也是劳动者体力和智力发挥的第一要素。
 
自然资源是各类物体彼此关联的总体,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科学、系统、合理地管理自然资源,就是要把自然资源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促进各类自然资源的均衡发展。在新时代,自然资源分类要贯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结合自然与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规律,对自然资源合理分类、科学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1.2 地球系统科学理论
 
地球系统科学是主要研究地球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科学,它把地球看成一个由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地幔和地核及人类等组成部分构成的系统。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研究聚焦于自然地理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包含社会经济系统)等多个层次所涉及的各个系统之间能量、物质和信息的动态流动和演化规律,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维持自然资源供给,减轻自然地质灾害,调节自然环境变化,揭示地球系统的科学规律。
 
根据地球圈层结构,地球系统中,矿产资源位于岩石圈,土地资源位于土壤圈,地表水与地下水来自水圈,太阳能、空气等来自大气圈,动植物和微生物来自生物圈。地球系统提供生物体、营养物质、大气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并控制着这些维持生命的资源,地球系统的演变规律与资源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转化,是划分自然资源类别的重要依据。
 
3.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断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侵害后代人的需求,也不会危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满足一个国家(地区)发展需求又不损害其他国家(地区)人类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位协调统一,要求人类社会在发展中关注生态,达到人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理论意义上的可持续性主要是指某种因素影响生态系统时,生态系统依然能维持生产的能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中进行,因此,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要人们调整生产生活方式,以更好地维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例如,科学确定生态环境的消耗标准,合理制定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在保证再生性资源再生产能力可持续的同时,使非再生性资源得到补充,进而维持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能力和自净能力。
 
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其核心是自然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良好运行。《中国21世纪议程》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自然资源治理决策必须施行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体系,基于这一认识,自然资源分类需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自然资源管理亦是如此。自然资源的分类成果,在理论生态上有共生、有调和、有进化,是社会学家、自然学家、地球科学学家、管理学家对自然资源管理经验总结与理论探索相结合的成果。这些理论一直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是关于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人的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的方法总结,在人地耦合之间(社会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的发展取向建树较多,在自然资源管理实践运用上影响较大,对自然资源领域的基础工作具有较强指导性。
 
3.2 自然资源分类的学理框架
 
自然资源分类是一个系统性的研究,需要建立在学理基础组合的大框架中。构建自然资源分类的学理框架(图1),优化调整传统的自然资源分类依据,对加强自然资源分类管理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图1 自然资源分类的学理框架
自然资源分类的学理框架体现了地球系统-自然资源管理体系的拓扑关系。在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基础上,地球系统可以分成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和岩石圈五个圈层,这五个圈层包含了地球系统中所有的自然资源。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为基础思想、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理论、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原则,将促成自然资源分类标准与体系的完善,进一步对当前地球系统中的自然资源进行分类与管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试图探索人类与自然资源系统间、自然资源系统内部不同资源间、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和谐共生模式是自然资源分类的重要学理基础。
 
第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自然资源分类的思想基础。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总体思想指导,是在原本已有的自然资源分类研究中做加法,而非否定原有的自然资源学理分类。党中央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树立社会生态文明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设立自然资源部,统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统一规划,责权到位;强调统一行使所有自然资源的调查评价、确权登记、督查监管,进一步明确自然资源管理改革的目标定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首次强调自然资源系统观,充分调节山水林田湖草大气等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统筹规划各种自然资源管理,这对自然资源的系统治理大有裨益。同时,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进一步完善了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明确强调要努力实现资源永续利用,营造安全舒适的地球-人类生态空间,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因此,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自然资源分类学理框架中的基础分类思想。
 
第二,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是自然资源分类的理论基础。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是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核心理论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地球系统科学一直在不断完善发展。当前,我国正在推进的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和系统修复,为发展地球系统科学提供了实践平台。在整个地球系统科学中,重点研究从地壳浅部(地壳的精细结构探测与资源环境空间的科学利用)到关键带(过程、作用与功能),再到人地耦合系统(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耦合)的三个关键问题。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强化对自然资源系统变化的规律、趋势、机制的理解,通过科学建模、系统模拟与实时监测,帮助构建一套规范、科学与统一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体系,完善自然资源专业调查,健全宏观监测、常规监测、精细监测、应急监测的自然资源变化监测体系与自然资源动态评估机制,所获得的统一、权威的数据将为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提供全面分析服务和技术解决方案,进一步促进全球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科学治理。此外,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是地球系统分层的主要依据。地球系统的不同圈层包含了完整的自然资源系统,使得自然资源处于一个完整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循环体系,从而可以形成科学合理的地球系统-自然资源管理体系。因此,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是自然资源分类学理框架中的基础分类理论。
 
第三,可持续发展理论是自然资源分类的基础原则。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必然要求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在生态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可持续发展依然是全球社会发展的主流,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前全球性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危机重重,人类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寻觅一条可持续的自然资源管理路径迫在眉睫。可持续发展理论指明了自然资源管理发展的前进道路。此外,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对自然资源分类管理的稳定性具有重大意义,虽然地球上已知的自然资源类型多种多样,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与意义也千差万别,但如果某种自然资源被耗竭,它就会形成“蝴蝶效应”打乱自然资源分类基础,影响我国自然资源管理,甚至潜移默化地影响整个自然资源系统。因此,可持续发展要求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就必须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亦是自然资源分类的可持续管理,可持续发展理论是自然资源分类学理框架中的基础分类原则。
 
 
 
4 自然资源分类的体系构建
 
根据自然资源分类的学理框架,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思想指导,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理论指导,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原则,构建基于学理的自然资源“5+2”分类体系(图2)。
 
图2 基于学理的自然资源“5+2”分类体系
4.1 一级自然资源分类
 
首先,按照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将地球按照空间分布划分为岩石圈、土壤圈、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全面分析圈层对应的自然资源体系,即以每个圈层对应一类自然资源,可以将自然资源划分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其次,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导,基于系统观,单列海洋资源,它下接岩石圈,上连大气圈,中间夹生物圈、水圈,是各个圈层之间作用形成的交互空间,具有独立和特殊的物质循环性,即海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循环生态系统,在此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生态单元,将海洋资源单列为一种自然资源;空间资源是人类可利用的三维空间,是各种自然资源附存的场所,是自然资源中物质、能量、空间的重要部分,同时,空间利用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基于生产力水平对自然资源利用的空间延伸,因此将空间资源单列为一种自然资源。最后形成自然资源“5+2”分类体系。
 
4.2 二级自然资源分类
 
从各自然资源学科理论出发,将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空间资源进一步分类二级指标。
 
气候资源。气候资源理论体系已经较为完备,气候资源学将气候资源定义为能为人类经济活动提供能源和物质所利用的光能、热量、水分与风能等。基于气候学、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等学科理论基础,参照气候动力学理论研究,气候的形成与气候的变化原因在于辐射平衡、热能平衡、水分循环,以及大气中的污染物等微量元素影响。因此,将气候资源分为光能资源、热量资源、降水资源、风能资源和大气资源。光能资源为太阳辐射而形成的太阳能,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源泉,也是地球系统热量的主要来源;热量资源由太阳辐射的热效应形成,是所有生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是自然界中水呈液、固、气三态变化的动力;降水资源在维护水循环稳定、调节气候与生态中具有重要作用;风能资源是空气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大气资源是指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主要包括氧、二氧化碳、氮、氢、臭氧等,是地球上生物存活的基本条件和保护屏障。
 
水资源。水资源是指地球各种水体,包括大气中的降水、河湖中的地表水、浅层和深层的地下水、冰川、海水等。结合水资源学主要内容,从水量平衡、水环境容量、水资源价值、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出发,可将水资源降水、蒸发等流动看成一个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四水”转化表达式。由此,将水资源进一步分为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其中,大气水与气候资源重复,可根据实测需要,将大气水与降水资源合并。地表水是指陆地表面上动态水和静态水的总称,亦称“陆地水”,包括各种液态的和固态的水体,主要有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冰盖等;土壤水则是指在一个标准大气压和一定的温度条件下(105℃),能够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水分,是植物生存、生长的物质基础;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是农业灌溉等重要水源之一。 
 
生物资源。生物资源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用途价值的遗传资源或任何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组成部分。生物资源学将生物资源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生物系统科学、遗传生态、生物资源优化配置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学科体系分支发展为植物、动物、森林、草地、天然药物及海洋生物资源学。去除相关海洋生物,对生物资源二级指标进一步划分为植物、动物、森林、草地和天然药物资源。
 
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指可供农业、林业、牧业或其他各行业利用的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土地资源学具有超前的基础理论体系,也是土地科学与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理论学科。基于土地资源学,结合土地资源稀缺、土地资源价值、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以及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资源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荒地等。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林地是指人工林、天然林、次生林覆盖的土地;草地是指适宜发展畜牧业的生长草本和灌木等植物的土地;荒地是指可开发利用和建设但未建设利用的土地。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指通过地质成矿作用,天然形成于地壳、地表或地下,呈现固、液、气态,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元素。矿产资源价值理论认为矿产资源是基本探明储量的、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能开采利用、以不同形状(气、液、固态)存在于地表或地下的自然资源。结合矿产资源稀缺、矿产资源优化配置与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可以将矿产资源进一步划分为气体矿产、液体矿产和固态矿产。气体矿产主要包括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等;液体矿产主要包括盐湖中的卤水、火山口附近的硫磺矿及石油等;固态矿产包括金属矿产的全部和非金属矿产的绝大部分。
 
海洋资源。海洋资源指海洋中所有相关资源,包括海水中的生物、化学元素,海水波浪、潮汐所产生的能量和深海海底的矿产资源,以及由海水形成的压力差、浓度差等。结合海洋资源价值与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以海洋资源经济要素(空间与产业)和其自身属性与用途为依据,海洋资源可进一步划分为海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资源、海洋空间资源与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是人类活动所利用的海水及其溶解所含的元素;海洋生物资源是指海洋中具有经济价值或用途的动植物;海洋矿产资源是海滨、浅海、深海等蕴藏的各类矿产资源的总称;海洋能资源是海洋中由波浪、潮汐等形成的动能、热能等的总称;海洋空间资源指与海洋开发利用有关的地理区域;海洋旅游资源是海域、海岛中具有观光、度假、娱乐等价值可供游乐玩赏的景观。
 
空间资源。根据空间分布特点,将空间资源的陆地部分划分为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地上空间是地表之上能够为人类开发利用、获得经济和其他效益的空间资源的总称;而地下空间则是指地表之下可供人类开发利用、获得经济和其他效益的空间资源。
 
 
 
5 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自然资源分类是加强自然资源科学管理的基础。面对当前自然资源分类存在的学理问题,本研究在解析自然资源概念、分类等基础上,从自然资源分类的学理角度出发,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思想指导,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理论指导,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拓展了当前自然资源分类学理框架与体系。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①自然资源定义与内涵更加清晰具体,自然资源的管理需求从各类自然资源单独管制转变为自然资源整体性、系统性和关联性及可持续性管理;②当前自然资源学理分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分类理念的系统性有待加强、分类资源的完整性有待提升、分类导向的生态价值未能充分显现,无法满足当前自然资源的管理需求;③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思想指导,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理论指导,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自然资源分类的学理框架,并以学理框架为基础,完善了自然资源“5+2”分类体系。
 
5.2 启示
 
第一,自然资源的分类实践是检验自然资源分类学理的唯一标准。而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是自然资源学理研究亟须创新、发展和完善的。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为自然资源分类的思想指导,强调自然资源系统观,提升人类对自然资源分类的管理认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地球系统科学为自然资源分类的理论指导,强化对不同类型自然资源间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规律、趋势、机制的理解,提高人类在自然资源分类方面的管理水平;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自然资源分类的原则指导,突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间的协调发展关系,重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强化人类在自然资源分类方面的管理作用。
 
第二,以学理为主导的自然资源分类体系存在局限。虽然已从学理角度补充了自然资源分类的理论基础,解决了自然资源分类实践的学理问题,并为后续的自然资源分类研究提供了思想与理论指引。然而,在自然资源分类管理实践中,本研究中的自然资源分类体系依然存在局限。单独基于学理的分类体系,仅能划分至一、二级分类指标,完成基本资源的分类工作。再进一步细化指标时,不同学科间对个别种类的自然资源分类定义仍存在分歧,如土地资源与生物资源学科间对土壤的定义不同。因此,自然资源学理研究主要是对自然资源整个系统加以认识,确定系统中的基本资源分类框架,而进一步分类指标必须是学理、法理、管理三位一体,重点支撑自然资源管理需求,并加以法律制度的引领、保障和监督,这样才能有效促成科学、合理的自然资源统一分类管理。
 
第三,自然资源分类研究工作还有待深化。建立科学、系统的自然资源统一管理体系,规避以往自然资源管理分散、分类混杂等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是要强化交叉学科的自然资源综合研究,形成中国特色自然资源分类管理体系。我国自然资源相关学科建设依旧落后,需要汲取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经验,推动自然资源相关理论方法创新。同时,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突破以往离散的自然资源管理思想,在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自然资源治理体系,这就要求政府管理者在制定自然资源政策时,尊重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规律,注重自然资源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并将自然资源管理成效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二是深入探究自然资源供给和人地关系科学规律,推动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地球系统科学在信息技术帮助下不断发展,需要将信息技术与自然资源主体业务深度融合,开展自然资源约束与人地关系等时空分析与研究,深化对自然资源系统的形成演化机理和时空规律的认识,实现技术赋能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关系的耦合管理。三是优化自然资源全要素综合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自然资源管理不仅要考虑自然资源在当代人的配置平衡,还要考虑对代际公平的影响,这就需要开展纳入生态价值的自然资源价值全面核算研究,推进人类福祉的持续改善。
 
 
 
作者信息
 
 
 
葛建平(1982—),男,浙江省绍兴市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国际地缘技术开发经济学专业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矿产资源经济与政策。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内蒙古不动产调查登记与估价协会 版本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2002-2016
蒙ICP备16005709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1129号


电话:0471-6242678 传真:0471-6242500
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日盛茂街三中西墙 邮编:010000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